6月7日,学校文化旅游研究院在推动地方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针对2024年校级“实践型”研发项目沉浸式感官体验剧《声入姑苏·望山塘》召开了研讨会。旨在通过行业企业专家的深入研讨与指导,进一步优化剧本内容,提升项目质量。陈太钟副院长主持会议,胡磊蕾、江洪涛和邱至鑫三位专家受邀参与研讨,并提出专业建议。
陈太钟副院长介绍了《望山塘》的项目概况、创作定位及过程。他强调,该项目不仅是对苏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响应,也是打造“江南文化”品牌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历史人物唐伯虎与当代游客的跨时空互动,期待能为观众提供一次独特的江南文化沉浸式体验。
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国家一级编剧胡磊蕾老师指出,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而《望山塘》项目正是展示这些资源的绝佳平台。她提出,剧本中应减少导游词式叙述,增加戏剧性元素,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同时,她建议将苏州的传统艺术如评弹、吴歌等更紧密地结合剧情,以增强表现力。
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国家一级编剧江洪涛老师表达了对项目创意的高度认可,尤其是剧本中古今连接的设定,使得游客能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找到情感的归宿。他认为,剧本作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苏州历史文化的精准把握,但也指出剧本前段内容稍显平淡,建议增加更多引人入胜的元素。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演艺经营部经理邱至鑫老师则强调了作品中评弹元素的重要性,并建议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来营造丰富的感官体验。他还提到,细节处理和整体布局的把握是提升作品质量的关键。
最后,陈太钟副院长代表项目组感谢三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并承诺将进一步打磨剧本,确保情节连贯、文化元素展现深入,以更好地呈现剧本所蕴含的情感与精神。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望山塘》项目提供了专业的指导,也为苏州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声入姑苏·望山塘》的实践演出,能为游客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推动苏州“江南文化”品牌的重塑与核心地位的再确立。(文旅院陈太钟供稿)